• 欢迎访问书法思考网,注册用户可以投稿!

邓小平时代读书笔记(3)篇

作者:傅高义 美国哈佛大学傅高义教授倾十年心力完成的权威巨著《邓小平时代》,是对邓小平跌宕起伏的一生以及中国惊险崎岖的改革开放之路的全景式描述。作者对邓小平个人性格及执政风格进行了深层分析,并对中国改革开放史进行了完整而独到的阐释。书中涵盖丰富的中外档案资料和研究成果,以及为数众多的作者独家访谈。对中美建交、华国 锋历史评估、改革开放的幕后曲折、邓小平和诸多当时关键人物之关系、香港问题、邓小平南巡等重大议题均有详述及剖析。本书既具学院研究的严谨专精,又对中国现实政治与事理人情有透彻把握,被誉为邓小平研究“纪念碑式”的著作。 邓小平时代在线阅读地址邓小平时代读书笔记 第(1)篇

这本书写得很好,介绍得条理清楚,有理有据,非常值得推荐!

看完之后对这样一位奉献了一生的老人充满敬意!

分享一下作业[嘿哈][嘿哈][嘿哈][嘿哈][嘿哈]写了好久

读《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有感

                                 ——纪念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摘要】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讲话是对改革开放的一个小结、成果的考察和坚持改革开放要求的传达,解释了人们关心的一系列问题,最后给了人们坚定改革开放的决心。从讲话中能体会到改革的困难在于:人们思想的斗争,姓资还是姓社;人们是否意识到改革的原因和发展的意义;如何进行改革;出现问题如何解决等。由此回顾整个改革开放的过程,这些问题就是主要的困难,研究邓小平的讲话就要放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分析遇到的困难和解决问题的智慧。

【关键词】改革开放、思想解放、试点摸索

建国二十多年来,国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实现了工业化。然而发展的过程却是曲折的,走了不少弯路。领导人毛泽东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把提出重视发展经济称为走资本主义路线。致使到了1977年,国家的发展依然很慢,与世界发达国家拉开了巨大差距。当时安徽省委书记万里视察农村地区,看到到处都是面容憔悴、缺衣少食的人,如此糟糕的情况让他心碎。

邓小平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重视经济发展,并在担任国家领导人时进行过努力。他也因此受到了批判而被撤职。当他重新回到领导人岗位后就决定要继续他的努力,进行变革。然而对于一个大国来说,进行改革绝非易事,必定困难重重。在改革开放进行了十多年后,已经88岁高龄的邓小平在1992年1月开始了一次特殊的南巡之旅,并在武昌、深圳、珠海等地发表了谈话。邓小平强调了一系列改革中的问题和他的想法,我们可以以此来分析。

改革要面对的第一个困难便是思想的解放,观念的革新。从邓小平的谈话中看到,他强调的一个重点就是“要改革、要发展、要大胆”。因为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思想保守的阻碍势力始终存在。

在毛泽东去世后,由毛泽东亲自指派的华国锋担任最高领导人。华国锋是坚定的毛泽东路线的维护者,以他为代表的保守派甚至提出了“两个凡是”,即“凡是毛主席做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虽然他以此来稳定住局势,获得人们对他的支持,但是也坚决地坚持了毛泽东的错误,并且阻碍了邓小平的复出。邓小平是改革开放的关键人物,是改革、革新派的领头人。从他的复出受阻就能初步看到保守派的力量不小,高层领导人中不少人思想固执,他们仍然崇敬毛泽东,指责邓小平是中国的赫鲁晓夫,要在中国搞“非毛化”和“修正主义”,他们坚定地维护毛泽东的路线,坚持按当前的方式走社会主义道路。

这一步是最困难的,要让这些老一辈的领导人转变想法是很不容易的,但这也是改革必须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邓小平从三个方面来努力。

第一个是从理论上来反驳。邓小平始终在强调“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邓小平解释了领导国家的目的: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而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帮助我们达成目标,并不影响我们的信仰。邓小平从理论上综合地阐述了改革是符合社会主义原则的、是符合实事求是的毛泽东思想的,以此作为理论依据来改革、解放生产力、破除旧有的束缚,放开手脚来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第二步是开阔视野,鼓励外出访问。为了解放思想,不再墨守成规,就要走出国门,去西方发达国家参观,学习先进榜样。从1977年到1980年,中国多次派出了高层官员外出考察。例如:邓小平去法国访问了5天,谷牧率领的包括来自各个专业的干部的高级代表团访问了欧洲5国,花了5周的时间,深入考察了对中国有用的技术和观念。出国考察给中国的高层领导人带来了极大的震撼。这才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国家早已落后于人,本以为会看到工人受剥削的证据,然而这些国家普通工人的生活水平之高让他们很意外。这些考察团回国后带来了大量的新观念,让国内的领导人大开眼界。【1】

第三步是搁置争议,进行试验。邓小平知道争论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是无法说服对方的,所以提出了“不争论,大胆地试,大胆地闯”。这三步的努力把人们对改革的争议化解为动手试验,用事实说话,为改革提供了先行条件。

这第一个困难观念上的反对算是暂时搁置了,但是思想解放的斗争会持续这个改革过程。要改变一个人的思想观念是不容易的,只从理论上说服是困难的,而用现实的事实造成的冲击会让人印象深刻。

回顾那一段历史,在自我摸索改革出路的过程中,有一点很重要:保持政治稳定。政治稳定包含两个方面:政府内部稳定和政策施行稳定。政府内部稳定意味着高层不存在剧烈的权力斗争,能对社会实行有效的管理,能为改革作保障。这样才能使政府有效率地带动社会进行改革。在这一方面,邓小平做出了安排,例如一开始接受华国锋,后来为了给新的高层领导人让路,逐步让改革派取代保守派,邓小平清除了认同保守政策的政治局成员:汪东兴、吴德、陈锡联、纪登奎等。并为他的班子选出了3个适合并相信有能力领导中国现代化的干部:胡耀邦、赵紫阳和万里。不过坚持的原则没有变:坚持党的领导,强调党内团结。例如后来苏联的戈尔巴乔夫从政治体制改革入手就被认为是误入歧途。因为苏联以所谓多党制取代共产党的领导,以议会制度取代苏维埃制度。邓小平说:“他将失去经济问题的权力,经济问题解决不了,人民会把他撤职的。”后来苏联改革也确实失败了。

政策稳定是因为政府需要具有公信力,需要有权威。朝令夕改只会让社会不相信政府,削弱党的权威,会人心不安,会让人们不敢执行政策而在观望,增大改革难道。邓小平的谈话中就提到了傻子瓜子,用以强调政策的稳定。傻子瓜子是年广九经营的一个企业,由私人小作坊发展为一个大公司,由于他雇工、搞有奖销售等问题引起了巨大争议。【2】邓小平在谈话时说“不能动,一动人们就会说政策变了,得不偿失”,“如果处理不当,就很容易动摇我们的方针,影响改革的全局”,“城乡改革的基本政策,一定要长期保持稳定”,“该完善的完善,该修补的修补,但总的要坚定不移。即使没有新的主意也可以,就是不要变,不要使人们感到政策变了”。邓小平就是希望能把改革的政策稳定住,鼓励人们参与到改革的浪潮中。

在面对重重的阻碍时,因为有了稳定的政治,改革才能大步向前。国家、社会的发展都是需要稳定作为前提。当人们不再流离失所、饥寒交迫,才会去追求美好的生活。

在讨论如何改革时邓小平赞成的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试点改革,以结果来判断对错的方法不仅能让保守派做出可承受的妥协,还能避免改革出现难以承受的严重错误。

农业方面,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以敢为天下先的胆识,搞起了生产责任制。由于取得了成功,粮食大丰收,该方法得到了验证,被逐步推向了其他地区。到1983年初,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广。对外开放方面,1979年广东、福建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并在深圳、珠海、厦门、汕头试办经济特区。经过几年的发展这些地区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因此1984年进一步开放了14个港口城市。相继又开放了几个沿海经济区和浦东新区。【3】

中国的改革开放是没有成功的先例的,可以说是摸着石头过河,一步一步地发展。经过不断的试验,用事实证明了改革开放是一个伟大的决定。事实胜于雄辩,就像自然科学一样,用事实说话才能让人信服。

各领域改革开放的重要性、紧要程度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因为上世纪80年代国家资源有限,无法同时全面改革,所以改革就存在先后顺序。

邓小平把科学技术看得很重要。他说“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即使是在1975年邓小平都顶着反对的压力,大胆地提出改进中国的教育机构,整顿被文化大革命摧残的科学界。邓小平复出后就表现出对学习外国先进经验和引进先进技术的急迫。例如当邓小平出访日本与企业家松下幸之助交谈时他说,请他把所有的最新技术都教给中国人。在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谈判中,邓小平最关注的领域不是贸易、不是投资,而是科学。他认为,科学是实现现代化最关键的因素。邓小平希望一旦双方建交后,就派出700名留学生,而在未来几年内派出数万名留学生。事实证明,从长远来看,学成归国的留学生为中国科技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在其他方面,改革以提高生产力为核心,相继进行农村和城市的经济制度方式的改革。由于改革初期面对着苏联和越南的扩张压力,而暂缓了军队现代化改革。后来则是为了优先发展经济而放慢军队现代化改革。由此可以看到,分清轻重缓急,从整体分析,把握全局是一种解决问题的大智慧。放眼全局才不至于为了眼前的小事而纠缠不放,最终耽误了前进的脚步,也才能在繁杂的事物中理清头绪。

在改革中一个很难把控的问题是如何确定改革的速度。改革不能一蹴而就,也不能谨小慎微、畏惧不前。由于没有经验、国家体量庞大,所以改革速度的控制就是一个争议很大的方面。

一方面,中国在1958年由于急于求成,忽视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不切实际地强调快速发展,给人民、国家带来了灾难。沉痛的教训让一些老领导对改革很谨慎,他们不希望悲剧再次发生。另一方面,邓小平希望能快速发展。“能发展就不要阻挡,有条件的地方要尽可能搞快点,只要是讲效益,讲质量,就没有什么可以担心的。”第一,他看到了亚洲其他地区如日本、亚洲四小龙等发展的迅速,认为中国也能做到。第二,他知道中国已大大落后于发达国家,想要追赶只有快速改革发展。第三,文革之后中国面临着各种问题,国家缺乏活力、社会生产力低下、人民贫穷,不改革只有死路一条。他说“如果我们不发展或发展得太慢,老百姓一比较就有问题了”谈话中还有“如果没有改革开放的成果,‘六·四’这个关我们闯不过,闯不过就乱,乱就打内战,‘文化大革命’就是内战。”【4】第四,邓小平等人也是非常希望中国人民能过上好日子,完成“到二十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目标。

由于缺乏经验,改革就是在曲折地进行。刚开始时,大家热情高涨,大力发展,可是由于相应的基础设施、资源等不足,1979年陈云做出了限制的调整政策。刚开始现代化探索时先冒进后紧缩,是一件不幸的事,但是也避免了一些严重的后果,为今后的快速发展铺平了道路。之后经济又快速发展,导致经济过热,1985年陈云再次提出紧缩政策来调控。1988年邓小平决定要大胆推进改革,不顾经济顾问的警告,在通货膨胀、商品供不应求时全面放开物价,造成社会恐慌混乱、反应强烈。

从改革的过程中要总结出经验和教训,为今后提供指导。在面对未知的事物、做一件事时,行动应当稳步推进,及时调整。人们在做事时通常会希望又快又好地完成,这时很容易忽略了潜在的问题,造成失误甚至失败。但是在尝试新事物时犯错误在所难免,邓小平在犯错误后的行动也能给我们很多启示。他直截了当的承认了问题,但是继续坚持要改革、不放弃,重整旗鼓想办法解决问题。前进过程中的挫折不应该影响我们的初心,不要怕走弯路,通往真理的道路是漫长而曲折的。遇到困难就要直面它,想办法解决它。先辈们勇往直前的精神是永远值得我们学习的。

改革开放还远没有结束,2013年中国进入全面深化改革新时期。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吸收人类文明有益成果,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5】我们的目标是伟大复兴、国强民富,先辈们竭尽一生奠定了前进的基础,现在的我们不能骄奢淫逸,更应砥砺奋进,完成几辈人心中的夙愿。

改革是自我改正错误的手段,为适应新时代,为了继续前进,改革,我们要坚持。

【参考文献】

1.t《邓小平时代》——傅高义(第七章 三个转折点,1978 谷牧的出访和四化建设务虚会)

2.t凤凰网财经(引用日期2012-10-15)

3.t百度百科 改革开放形成过程

4.t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1992-1-18至2-21)

5.t习近平谈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新华网引用日期2017-10-18)  

邓小平时代读书笔记 第(2)篇

担当生前事,何计身后评

一个月,终于看完了,作者说,并非所有的中国人都喜欢邓小平,但是,我喜欢。邓公14岁就参加过“五四”青年运动,早已思想觉醒,忧国忧民,我们的14岁,衣食无忧,天真烂漫。昨日中国之贫穷,今日中国之富强,翻天覆地,焕然一新,大国崛起,举世瞩目,感谢邓公,感谢几代人的辛苦耕耘,才换来了今天和谐稳定的生活环境。

因为中国的两次大灾难“文革”和“大跃进”,对毛主席总是爱恨交织。他大权独揽,只选忠于自己的“继承人”,不许否定“文革”,随着年龄的增长,特别在意身后的评价和历史的地位,这也确实像作者所形容的,有点像高居云端的皇帝。邓公则像一个总司令,统筹大局,抓大放小,兼具铁血与开明,雷厉风行,杀伐果断,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却从不搞个人崇拜,不在意身后之名。邓公说,如果我死后人们能给我三七开,我就很高兴,很满足了。正如书里所写,他要让人们记住一个真实的他,他希望人们好好地记住他,但不想让人们像吹捧毛主席那样为他大唱赞歌。他只想让人们记住他是一个凡人,是“中国人民的儿子”。

邓公曾对港英总督麦理浩说:“你如果觉得管理香港不容易,那就来管理中国试试。” 文革之后,中华大地,早已满目疮痍,千疮百孔,现代管理知识和先进科学技术的缺乏,使得发展难上加难。未来如何,老百姓看不到,经济萧条,饥荒蔓延,很多深圳边境的人民,即使冒着生命危险,也要逃亡,高耸密布的铁丝网可以隔离肉体,却隔断不了外逃的心。生理需求是基础,温饱问题不解决,其它一切都是浮云。从城市到农村,改革之路,暗涌翻滚,从来不是一帆风顺,小心谨慎的保守派反对你,一无所知的老百姓质疑你。在那个随时可以被扣上资本主义帽子的时代,在那个历经文革而人心惶惶的时代,局势瞬息万变,政策模棱两可,来自舆论的压力和党内的指责,层出不穷,像邓公这样走在前线,始终坚持改革开放的先驱们,让人敬畏钦佩。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公说,“必须把世界的尖端技术作为我们现代化的起点,最近我们的同志去国外看了看,越看越知道自己落后。”是啊,人不要怕犯错,更不要怕犯错之后别人的指正。邓公从来不介意承认自己的缺点和差距,知弱而图强,知耻而后勇,落后并不可耻。从过去一片破败荒凉,到如今满目繁花似锦,中国前进的每一步,都凝聚着无数人辛勤的汗水,承载着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从勇敢探索,摸着石头过河,到大胆试验,推进改革不断深化,这些敢闯敢干的改革派,是中国真正的巨人。时至今日,朝鲜依旧闭关锁国,与旧时的中国,何其相似,我们今天可以自由的走出国门,看到外面的世界,是多么幸福。

摘:温室中的一代和被推迟的希望

参加1989年示威的学生和较年长的知识分子,就像中国历史上的文人一样,对国家的命运怀有一种很深的责任感,然而他们是温室中长大的一代,没有多少校园之外的经验。与40年代末的学生不同,他们没有用多年时间建立夺权组织;他们也不同于80年代初的学生,没有经历过政治运动和“文革”的斗争,也没有经历过上山下乡的锻炼。他们是他们这一代人中最有才华的学生,但却缺少人生历练,只接受过考试的训练。他们在中国最好的中学和大学里,是教育改革的受益者。

此外,这些学生成长的这个历史时期,并没有为独立的政治活动者提供空间,让他们组织并检验自己的思想。示威者不是政治组织的成员,只是一群人中的一分子,他们中的领导者如走马灯一样不断变化,参与者如一盘散沙。在运动中脱颖而出的人,不是因为他们展现出了杰出的判断力和战略规划能力,而是因为他们的即兴演讲和敢作敢为。这些温室中长大的一代学生就像孙中山所描述的1920年代的中国一样:一盘散沙。

最后作者总结到,如此一场悲剧,寻找悲剧直接原因的人将矛头指向邓小平等中共领导人采用一切必要手段清空广场的决定。批评的人说,假如他们在1989年4月26日没有以如此强硬的态度对付“动乱”,假如他们更愿意听听学生的意见,或者,假如他们能够用尽一切非强制手段,那么清空天安门广场就不会遭遇如此严重的阻力,造成生命的丧失。批评赵紫阳的人认为,假如他对学生少一些鼓励,以更果断的方式对待他们,假如他不那么关心自己“开明领导人”的形象,最后的悲剧也许能够避免。批评李鹏的人称,假如他没有拒绝与学生对话,拒绝体谅他们的关切,急于谴责他们,断然推出“四二六社论”,给他们贴上“动乱”分子的标签,缺少对学生的同情,那么悲剧可能就不会发生。批评陈希同和李锡铭的人则说,假如他们向邓小平等老干部汇报时没有夸大事态的严重性和外国势力卷入的程度,邓小平等老干部也许不会觉得只能做出强硬反应。

其实,资产阶级的民主又何尝不是一块美丽的遮羞布,掀开之后,同样可以看到污秽。不可否认,这场悲剧的背后,隐藏着试图颠覆国家政权的反华势力,要说没有推波助澜是不可能的。涉世不深,年轻气盛的学生,永远是最容易被利用的群体。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很多人甚至对民主自由都知之甚少,却稀里糊涂,逞一时之勇,抒一时之气,错在太傻太天真。

历史不一定有真相,更不一定有满足所有人幻想的真相,但每一段历史必定会留下痕迹,让现在的我们知道当时发生了什么。鉴古观今,以史为鉴,才能更好的把握当下。

历史没有假设,如果有如果,结局是不是真的会更好呢?谁都不知道,谁也无法保证。

关于四项基本原则:

(1)社会主义道路;(2)无产阶级专政;(3)共产党的领导;(4)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

理解邓公给自由设限的做法,四项基本原则是底线,不容挑战,自由需要有度。在扩大自由的同时,如果这种自由会危害社会秩序,就应该收紧控制。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素质参差不齐,大环境如此,想要言论绝对自由不现实,只能是相对自由。时至今日,港独,台独势力依旧存在,隐匿于人群之中,恶意抹黑,煽风点火,防不慎防。人总会趋利避害,人性的邪恶永远不能低估,如果没有控制,谁都无法预测,混乱会不会再次重演。

邓公为人沉着冷静,说话言简意赅,总是一针见血,绝不浪费时间和精力在一些没有结果的事情上。领导人的眼界和格局决定了国家的命运,邓公每一步都着眼于未来,在大刀阔斧改革的同时,他本身也有着超群的智慧,充分的自信,以及足够的能力去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问题,其他人也难以望其项背。

邓公在退休时说,作为一个为共产主义事业和国家的独立、统一、建设、改革事业奋斗了几十年的老党员和老公民,我的生命是属于党、属于国家的。退下来以后,我将继续忠于党和国家的事业。邓公这一生,跌宕起伏,历经三起三落,始终不改其志,不改其行,能屈能伸,宠辱不惊,是中华民族真正的脊梁。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发展才是硬道理!”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这些通俗易懂,耳熟能详的理论名言,是无数人智慧的结晶,感谢邓公。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记住了谁,又抛弃了谁,但是,总有一些人,一些事,无论过去多少年,都会深深烙印在我们心里,永不磨灭。

越读书越感觉自己的无知和浅薄!

邓小平时代读书笔记 第(3)篇

薄一波写给邓小平的挽联写到“一人千古,千古一人”。

傅高义写到,邓小平和同事们找到了一条富民强国的道路,不论在世界关系上,还是它本身的治理结构和社会。在邓小平领导下出现的这种结构性转变,确实可以称为自两千多年前汉帝国形成以来,中国最根本的变化。

文化革命后,中国面临的环境,国际外敌环伺,苏联,越南砺兵秣马,眈眈相视。国内封闭僵化,经济濒危,文化荒漠,人才断档,物资匮乏,道德滑坡,城乡割裂,阶层对峙。

邓小平有条不紊,抽丝剥茧。

上任伊始,外交上,出访结好东南亚诸国,和美国,日本签订友好条约,出击越南,为中国博奕出了稳定发展的国际环境 。并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打开了大门,使中国成为国际组织,金融,贸易上活跃的一员。

政治上,结束领导终身制,培育起强有力的政治统治结构。

经济上,把世界上先进的科技和管理经验,嫁接到中国既有体制上,并化解其带来的震荡。

文化教育上,恢复高考制度,尊重知识,重视人才潜入人心。

思想上,提出初级阶段,市场经济等理论,打破窠臼,加强国家认同。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腹怀为民族谋复兴,心系为人民谋福祉。

他目光深邃,器宇深沉,胸襟博大,带领中国这艘巨轮驶出历史迷雾,走上正确航道。

他是中国发展的设计人,试错人,落实人。

自古时势造英雄,英雄顺应历史潮流而生,邓小平力启了一个新时代,是创造时势引领潮流的英雄!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丨如未注明 , 均为原创|如侵权,联系删除丨本网站采用BY-NC-SA协议进行授权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邓小平时代读书笔记(3)篇
喜欢 (0)

您必须 登录 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