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书法思考网,注册用户可以投稿!

沉默的大多数(最新修订插图典藏版)读书笔记及摘抄(3)篇

作者:王小波 从话语中,你很少能学到人性,从沉默中却能。李银河、柴静、冯唐力荐。《沉默的大多数》为王小波杂文随笔作品精选集。其中包括思想文化方面的文章,对日常生活、社会现象的评点,以及创作文论与少量书评。书中内容涉及广泛,有社会道德伦理、科学与邪道、女权主义、性问题,等等。完整地表现出王小波的良知、智慧和文明教养,闪耀着理性的光芒。文章深刻、聪明、恳切、有趣,提供了人们本该具有、却又因种种原因忘却了的本能,比如独立的思想、自由的意志,不仅唤醒了时代下许多沉默的知识分子,更使得许多普通人重新审视自己的位置。 沉默的大多数(最新修订插图典藏版)在线阅读地址沉默的大多数(最新修订插图典藏版)读书笔记及摘抄 第(1)篇

这个书名咋一看很容易让人误会它是本内容很沉重的书籍,加之王小波在国民心目中的形象一直以来很有分量,不知情的人会轻易的就给这本书盖棺定论。

王小波盛名已久,他最为出名的《黄金时代》在多数人的心目中是本小黄书,便是连我这种没看过他作品的人也对《黄金时代》里所谓赤裸裸的“性”描述也是耳熟能详,大家一提起这书都会笑而不语,但是在《沉默的大多数》里你会更多的看到他关于写作的初衷、日常生活小事的一些见解,通过这本书你反而会更加的了解他,而不是只肤浅的以为他就是个流氓。而即便他流氓,个人认为他也是个有文化的“老流氓”。

书中很大章节的描画王小波的人生经历,还有他从这些经历中得出的思考,其中不乏荒诞至极的想法,从吃饭“屙屎”粗俗的小事牵扯到爱因斯坦的物理学,你不由得不佩服他的胡扯能力之强,但是你又不得不承认他说的这些十分有道理,用现代人的说法就是“看他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我原以为《沉默的大多数》会是一部描述沉重历史的小说,可是万万没想到它居然是本杂文集,在刚一开始王小波就清楚明白的告诉你为何它叫《沉默的大多数》,“好人不光是在书本上学习,还会在沉默中学习。这是我人性尚存的主因”、“中国的传统是一面镜子,外国文化是另一面镜子。还有一面更大的镜子,就在我们身边,那就是沉默的大多数”……就写作而言,他讲到国内外文化差异对比,到自我沉默内省,先是很正经的告诉你,“写书应该能教育人民,提升人的灵魂”是一句金玉良言,却又在下一句神转折,“但是在这世界上的一切人之中,我最希望予以提升的一个,就是我自己。这话很卑鄙,很自私,也很诚实。”用坦荡荡的语气,说出这么流氓的话估计也就他一个人了,可是静下心来自问,难道你不是这样想的吗,王小波不过是大胆的说了你我都不敢说出的想法而已,就坦率这一点来讲,我很是佩服他。

讲到思维的乐趣时,他先是说起阿城先生写知青下起的小说,接而又话锋一转,话糙理不粗的讲明,“因为没事干而下棋,性质跟手淫差不太多。”赤裸直白的话语让你面红耳赤之余不由得点头赞同,真是不怕流氓没文化,最怕流氓有文化。

他以很多切身体会以及历史事件告诉你,“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上,最大的不幸就是有些人完全拒绝新奇”、“我们这个民族总是有很多的理由封锁知识、钳制思想、灌输善良,因此有很多才智之士在其一生中丧失了学习、交流、建树的机会,没有得到思想的乐趣就死掉了”。细想一下,生活在快节奏的一线城市中,我们上班日劳碌奔波的忙着同一件没有新意的工作,对自己一潭死水的生活不予反思,麻木的过着千篇一律的生活,逐渐的丢弃了学习的能力,成为冰冷钢铁中的城市中碌碌无为的一员,这样的人生该是多么的毫无意义。

或许我们不能每个人都在大城市中意气风发,过得风生水起,但是至少我们不要麻木重复的过着日子,却又在一边抱怨着,最大限度,我们还有思想的乐趣可以得到,灯红酒绿或许很刺激,但终有一天你老了,喝不动了,那个时候再想重新找回思想的乐趣可能也不那么容易了。

前面说过,《沉默的大多数》中很大幅度的描写了王小波的人生经历,他人生中最重大的影响大概就是下乡当知青,这也是当时很多知识分子的痛,他毫不顾忌的说道,“任何一种信仰,包括我的信仰在内,如果被滥用,都可以成为打人的棍子、迫害别人的工具”、“知识分子最大的罪恶是建造关押自己的思想监狱”……这些话很耐人寻味,有些宗教就是利用人的信仰进行思想滥用,一直以为的“巴以冲突”很大程度上来讲也是信仰的冲突,所以战争不断,还有当年的希特勒大概也是利用了某些信仰,所以才有二战那么惨烈的教训,我们国家当然也有过,不过这些都告诉我们要警惕自己的思想被滥用成为迫害别人的工具。

大概生活在同一片土地,无论哪个年代,总会有相似的人和事发生,在《沉默的大多数》书中,你可以很熟悉的看到有人被蛊惑,第一个感觉就是现在的“传销”,还有他在书中说“穷人不单是缺钱。你给他钱他也富不起来,他的主要问题是陷到一种穷活法里去了”,这不就是现在我们常听的“穷人思维”吗。还有关于同性恋的话题,在中国同性恋可以说是惊世骇俗的一种取向,万万没想到,王小波和他的老婆早已对这些进行了深入研究,“有的人渴慕异性,有些人渴慕同性,但大家对爱情的态度是一样的,歧视和嘲笑是没有道理的”,他对性取向的开放包容比之现在很多人有过之而无不及。现代很多人偷偷出柜、形妻,很大程度上是被世人歧视的目光所羁绊,从而造成了同性恋给人很不靠谱的感觉。

说到女权,就如女生厌恶直男癌,男生同样讨厌女权主义者,王小波说到的女权却不是这些,他很认真的告诉你,女生不能一面追求女权又一面以女性身份获取保障,因为这见解的承认了自己就是弱者,与所谓的女权是相悖的,对于我们现在所谓的女权和平等,他直截了当的指出,“真正的成就是自己争取来的,而不是分配来的东西。”所以真正的女权大概我们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看到王小波的这么潮的新想法,让人不由得怀疑自己是否生活得太落伍了,他很早以前就有这么高的觉悟,比之我们现在简直是不要太in了。

当然,除了这些,你还会很明显的感觉到王小波其实是一个风趣幽默的人,这些或许不体现在他的与人接触上,反而是在文字上。“瞎浪漫是解救,在一种意淫”、“别人的痛苦才是你艺术的源泉;而你去受苦,只会成为别人的艺术源泉”、“井底之蛙也拥有一片天空,十三岁的孩子也可以有一片精神家园”、“我们应该体谅蛊惑宣传家,他们也是没办法。”、“苦和累这两种东西,正如莎翁陛下的爱情,你吃下的越多,它就越有”……用幽默直白的话语说出常被大家忽略的道理,让你在噗嗤一笑之余不得不承认他讲得很对。

通篇下来,《沉默的大多数》就是一本通俗易懂的杂文,通过大量真实的经历,用浅显易懂的话语说出深刻的道理,所谓大道至简(可能是误用),大概也是这样吧。透过这本书你会看到一个真实的王小波其实真的是一个有文化的老流氓,还是一个紧跟潮流的学者,用真实、粗糙的话语告诉你他最真实的想法,你可以在此书中看到一个开放包容、追求自由、有血有肉的王小波。

沉默的大多数(最新修订插图典藏版)读书笔记及摘抄 第(2)篇

沉默是一种生活方式

毕业以后就不大正经读书,每次兴趣爱好那栏写上读书二字总有些羞愧~唯一还在坚持看的也就各种诗,然鹅多了总有点担心自己要疯魔。

第一次读王小波是他的《寻找无双》,说来惭愧,当时是为了读野夫的《身边的江湖》。那是当当的一个读书计划,你知道那种都是三本书打包一起的,第三本是本外文翻译书,书名都没记住且将它忽略~

回到不能忽略的两本,一开始便是有侧重的,到后来更是偏颇的厉害,不过对了个调。当时为了《寻找无双》还破天荒的给当当提了意见反馈找了客服,只是因为每日更新进度太慢!总之那时候便记住了王小波~

后来查了他的信息,发现有本《黄金时代》,我等俗人瞬间想到了之前上映的那部电影,便默默的搁置了读他所有书的计划…现在想来确实愚蠢…

说到这大概就能知道我这是在评什么了,现如今也多么推崇他了,附上一句让我乐了俩星期的话:

所谓文学,在我看来就是:先把文章写好看了再说,别的就管他妈的。

说的再他妈的正确不过了!

然后再说句之前暂时忽略的外文翻译书,当然依旧没想起来那本书名,也懒得去翻记录。只是想说看完这本杂文,我给自己不大读书找到了个勉强称之为理由的“借口”:没啥好看的~外文有意思的有,然鹅委实受不了那些翻译腔,但又没那个能力去读原版,这就很尴尬…

沉默的大多数(最新修订插图典藏版)读书笔记及摘抄 第(3)篇

这是一本杂文,作者真实生活的感情积累,其中大量的提到了文革时期的道德、社会风气、文化等,语言幽默风趣,有些地方带着反讽的味道,含沙射影的提出了文革时期保持理智的重要性,知识和科学是值得推崇的,在那个违反常理、过度追求产量的时代,他的看法无疑是正确的和有先见性的,我同意他对科学和艺术的区别,即前者有判断真伪的法则,但是读下来总觉得有些崇洋媚外的感觉。还有自己对于科学、艺术、电视电影、小说的观点和点评,其中多次引用了罗素的观点,明确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如作家要写出不同流俗之作,要在感性和理性方面再丰富些,强调真才实学的重要性;任何一门艺术只有从作品里才能看到;人忠于已知的事实叫诚实,不忠于事实叫虚伪,只忠于经选择的事实叫浮嚣等等。并多个地方强调了理智、理性、特立独行、平常心等,也都是对自己生活经历的感悟。最后域外杂谈里谈了很多在美国及欧洲的所见所闻及感悟,也是对自己生活经历的一个补充和总结吧。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丨如未注明 , 均为原创|如侵权,联系删除丨本网站采用BY-NC-SA协议进行授权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沉默的大多数(最新修订插图典藏版)读书笔记及摘抄(3)篇
喜欢 (0)

您必须 登录 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