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书法思考网,注册用户可以投稿!

林徽因传读书笔记 读后感(3)篇

作者:张清平 本书不仅仅写出了林徽因的生命历程、心路历程,同时还生动地勾勒出梁思成、徐志摩、金岳霖、沈从文等一批高级知识分子群体的高雅的志趣品格、多彩的生活经历。 林徽因传在线阅读地址林徽因传读书笔记 读后感 第(1)篇

人生旅途的结局殊途同归,最终都会走向那一方矮矮的坟墓。只是,长短不同。林徽茵的离去,如普通人来说,似乎是快了一点,旅程短暂了一些,而在我看来却刚刚好。51岁,容颜还不太老,虽不如夏花之绚烂,但如秋叶之静美。儿女大了,爱人忠诚的陪伴,事业刚刚走到一个制高点——参与国徽的设计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又是这样一个绝美的人间四月天,她离去了。虽有牵挂,对爱人还有不尽的叮咛和倾诉,但她带着内心的所有美好而去,其实她要说的,在她们牵手二十多年的人生里都说了,没有说完的,他懂。一个女人,一生有一个人懂她,爱她,呵护她,宽容她,足矣。而她有三个男人炙热地爱她,有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和她在“太太的客厅”里谈天说地,在混乱贫穷的日子里和她坚守自己热爱的事业。一个女人,她不止有幸福美满的家庭,还有那么美好的事业——女建筑师,诗人,学者;还有那么崇高的荣誉,人们只要一看到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就会想起林徽因这三个字;还有那么美好的称号,“民国四大才女”她榜上有名。总之,林徽因是独特的,林徽因只有一个。她的幸运不在于她是林长民的女儿,不在于她是梁启超的儿媳,不在于她是梁思成的太太,不在于她是徐志摩的梦中情人,更不在于她是金岳霖一生爱恋而终身不娶的原因。她的幸运源自于她小时候的良好家世与教养,源自于她在面对感情纠葛时的善良与坦诚——少女时代面对徐志摩的火热追求而能保持一份理性,不忍心伤害一个已婚女人的心,拒绝了徐志摩太过热烈的爱,婚姻之内遇到金岳霖的情感追求产生了迷茫时能对丈夫坦陈心迹。她的幸运源自于她没有拘泥于小女人的才情而孤芳自赏,她能追随梁思成的脚步,和丈夫保持一致的事业心,做一个有价值的人。不管是在最美好的三十年代,她和丈夫一起走遍大江南北,骑毛驴,住车马店,吃粗糙的食物,爬上高高的古建筑,亲自打扫千年的灰尘,只为获得古建筑的第一手测绘资料以便好好地帮他它们,还是在颠沛流离的战争年代,她和丈夫带着孩子,辗转几个月,到达偏僻闭塞的李庄,只为继续她们共同热爱的古建筑研究事业,就是在她贫病交加,一家人生活最困顿的日子,她也始终坚持读书,工作,努力的生活。如果不是读了这本书,世人对于林徽因的认识,就止于“太太的客厅”,止于“民国才女”那个抽象的符号。这本书的作者给了我们全面认识了解一个人机会,更让我们在感动之余,灵魂深处受到了洗礼。不管什么时代,不管流年如何变换,我们始终要坚持一个信仰,就是我们要做一个自由的人,一个有价值的人,一个有趣味的人!

林徽因传读书笔记 读后感 第(2)篇

有趣!!读完了以后,浏览了一下下面的书评,发现写书评的几乎都是女性,这就尴尬了[尴尬][尴尬][尴尬]!!

这本书是偶尔发现的,文字清新脱颖,特别喜欢林徽因和梁思成去美国留学之前的部分,随父林觉民出国见闻和情感困惑描写的丝丝入扣,引人入胜,把那份青春的美好描写的让人如痴如醉。整本书最大受益应该是从文化界这个角度粗糙了解一下晚清、民国、新中国的历史。受各种战争片还有历史课本影响,那个时期给我的印象就是:战争战争战争!这这本书下来,除了战争还有一批知识分子——沈从文、徐林梁金,闻一多……他们中西兼容,思想开放又有本土传承的烙印,承国学之厚重却不失新时代的灵动。

出生士族,祖父晚清进士,父亲是当时政治风云人物,家学渊源,自小衣食无忧,又勤奋好学,随父出国更是增加了见识还有确定了自己喜欢的建筑学!!整个青年时期除了母亲受冷落那里心有不痛快之外,可以说完美。这里说这么多,其实我想表达一个好的开头,才有了后来那个知识渊博,见识独酌,充满灵动诗意的林徽因。

关于林徽因的爱情还是说一下吧(可能不对)。在我看来,诗人徐志摩是一个恶棍,老婆含辛茹苦,十月怀胎为他生了第二个孩子的时候,居然和老婆强势离婚了(后来还抢人妻李小曼),林徽因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不能因为你是主角就可以伤害一个三个月孩子的的母亲,受牵连也不行。还有金岳霖终生不娶,看起来可歌可泣,现实就是惦记,不死心,一棵树上吊死。总体上来说我佩服、羡慕林和梁思成爱情,当却鄙视林的这种爱情观。

整本书,虽然我不太喜欢,也不懂的建筑学方面的知识,缺乏基本的知识也很难体会到那种美,不过抛开其他,就一个学者而言她做的非常出色了,在家是一个好女主人,客厅太太更是真知灼见,不输男儿,默默伏案做学问;在外,风雨无阻,爬山涉水,为了解保护古代建筑做贡献。参与了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等。

不经思考的人生不值得一过,林徽因是了解生活的本质之后还热爱生活的人。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r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r
你不必讶异,r
更无须欢喜,r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r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r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r
你记得也好,r
最好是忘掉,r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林徽因传读书笔记 读后感 第(3)篇

最近看的第三本人物传记,林徽因的美应该是美在她的人格魅力,对她幼时能够受到的教育以及目光所及都是羡慕的。

整个读书的过程中,有几处印象颇为深刻,甚至满眼含泪,有怜惜有敬佩有欢喜也有愤怒。因战争献出生命的年轻空军,为保护文物四处奔走的学者,还有新中国成立之时的喜悦,后来那些嘴里喊着反资本主义却行为愚蠢的红卫兵。。。很多很多,如身临其境,令人难忘。

其实我一直不喜欢徐志摩,觉得他不负责任,任性,或者说是太过于自我,也可能是我内心渴望成为一个不被束缚的人,而真的有人活成了我想要的样子时,这一切又演变成了厌恶吧。

书中有些地方,读起来也很无趣,我不知道除了有根据的地方,其他的是不是作者的一种臆想,如果是的话,也挺难堪的,传记不乏有生活,却不是猜测,而是纪实。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丨如未注明 , 均为原创|如侵权,联系删除丨本网站采用BY-NC-SA协议进行授权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林徽因传读书笔记 读后感(3)篇
喜欢 (0)

您必须 登录 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