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比尔·波特 空谷幽兰,常用来比喻品行高雅的人,在中国历史上,隐士这个独特的群体中就汇聚了许多这样的高洁之士,而今这些人是否还存在于中国广袤的国土之上?这是一直在困扰着比尔·波特的问题。因此,他于20世纪80年代末,亲自来到中国寻找隐士文化的传统与历史踪迹,并探访了散居于各地的隐修者…… 空谷幽兰在线阅读地址空谷幽兰读书笔记1000字 第(1)篇
其实知道这本书算是比较久之前的事情了,当时看书名的时候还以为是一本描写兰花的草木植物类的书,原谅我,可能是自己之前的专业和植物有关所以才会有了这个先入为主的概念了。后来才知道,本书原来是一本寻找隐士之旅的书籍。在我的概念中,隐士这个群体应该是属于很久很久之前的事情了吧,隐士应该是一种过去式了,是一种已经消失的群体、已经消失的文化精神现象了吧。而且最令我感到讶异的,作者竟然是一名外国人,他要去探访可能连我们中国人都认为在现今社会根本不会存在的隐士群体。啧啧啧,很有意思,很有意思。到底是什么东西在引导他去追寻这些在别人看来都可能不会存在的群体?隐士这个群体到底有什么方面的精神的东西在吸引他?当时感到很好奇,于是我打开了这本书。
开始阅读的时候是在8月份,那时候刚好算是夏天中最热的时候。整个阅读过程其实也就累计花了四个小时左右而已,篇幅很短,但是却断断续续中间拖了一个月的时间才完成。单从文字性效果来看,书中的内容其实相对来说是比较枯燥的。整体来说,就是记录作者探寻中国的隐士一篇简单游记记叙罢了,但是正如刚开始所说,吸引我的从来不是这本书的文笔功底或者长篇大论的论证亦或者是华丽的词语堆缀。而是这个群体以及作者的动机,我想知道:这些被称作隐士的人物。小的二三十岁,大的已经有八九十岁,其中的一部分群体,为什么放下自己的原本舒适环境的生活,有的不乏是高学历如北大毕业的学者,也有的只是普普通通甚至完全不识字的白丁,在这个竞争激烈物欲横流的环境里,为什么他们把眼光投向在那些无人问津甚至生活起来非常艰难困苦的群山?他们大都常年在山上居住,在别人都在争分夺秒的追求更好的物质处境的时候,他们却愿意过着最简单的生活。甚至自己种土豆农作物,遵循严格的甚至苛刻的戒律。承担着沉重的孤独与贫寒,栖息在甚至人迹罕至的群山之间。即使有时候面临山中野兽的侵袭,也能平静应对,或有朝一日疾病缠身,也能从容面对来自死亡的威胁。坚持着自己的信仰和修行。带着这些疑问,像读悬疑小说一样,在书籍快要结尾的时候,也得到了答案。
中国历史上很多有名的大诗人大文豪,都有一段做“隐士”的时间,有的是朝权中不得志而遭贬黜,有的做“隐士”是为了以后能被当权赏识。记得初中读书的时候,印象最深的就是老师给分析的一些文人墨客的诗词短句,让我们去从中分析作者的意图和当时心境从这个角度去做诗词的赏析。其实这些分析的东西,谁能说清楚个对不对,朝代那么久远,就算如今有留存的史料和记载,人本来就是很随机性的有时候。所有的信息在传播的过程中都会不可或少的失真。现在想起来,以前读书时候的诗词分析或者某些现今书籍的佳句赏析以及一些现今的一些研究集大成者的辩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教条主义成分的存在。使这些诗词句失去了让某个个体自己去体会事物本身的本质的美感。反而是书中描写到的某些道教徒和佛教徒,虽然他们的这种修炼行为看起来与当今社会确实有些格格不入的感觉,但是至少那份对自己信仰和修行的的坚定之旅,有时候也会让旁人有点点人肃然起敬。有时候,若是能够抛开干扰去真正追求自己所要的从而又能做到对旁环境无害的,即使不可理喻但好像也不失为一种用现在的标准所不能理解的成功。
书中涉及到了许多中国的历史和有趣的故事,其中很多之前甚至都没有听说过。也有很多文言文资料记叙和一些诗词,嵌在书籍内容之中,感觉非常的有意境。瞬间对文言文和这些诗词以及历史再次产生浓厚的兴趣。记得在以前读初中的时候,一直不太喜欢历史, 就是记记背背然后考试填答案为了考个好分数,在这个标准化的过程中,时隔多年以后,听到这些历史事件的第一条件反射就是这个会是什么什么考点。语文诗词也是,完全失去了开始对诗词的那份神秘和美感。在读小学的时候,经常翻看表哥表姐他们读初中的教材读故事,那个时候很多字都不太认识。就是觉得新鲜,直到现在都对一篇诗的印象非常深刻,就是《过故人庄》,由于不识字,就直接把作者读成“孟洁然”了。当时根本看不懂这首诗,但是就是隐隐约约的明白一点意思,应该就是去农村朋友家做客呀,风景很美有绿树有青山,然后脑子里浮现出这样的场景,作者和朋友一起坐着喝点小酒,对着绿水清山的景色谈天论地,好不悠闲,等到离开的时候说重阳的时候还来这里赏菊。当时的理解就是,真美好的景色,真悠闲的心情。就觉得这首诗很干净很清闲的感觉。这不用现在的词语说就是一次悠闲放松的农家乐嘛。直到自己读初中后学了这首诗之后,记忆就是和考试的填词填空搭载一起了,哪里还有心思管它美不美悠闲不悠闲,记得有次考试字写错了还丢分了…….再次读这本书中的历史小故事时,现如今也不用再为考试而去特意背这些诗词,也不用因为没有分析出作者写诗词的时候所谓的“中心思想”而扣分。因而重新对这些历史和诗词文字本身环境产生了兴趣,很多这些中国传统留下来的东西都是很美的。只不过后期是我们给了它们很多的标准化的东西,记得有本科幻小说描述过这样一种观点,也许根本就没有什么标准,或许我们人类擅自给的标准本来就是不存在的呢?人类为了理解自己所认识的世界给它们加上的这些标准,外星生物理解的这个世界的方式也许和人类截然不同呢?确实有点意思,当只是为了标准和目的而去做一件事情时,往往就会失去专注事情本身过程中的这种乐趣和自我发现,读书是这样,生活也是这样。看过这么一句话,出处在哪里着实忘了。一个人如果知道将来在什么地方死去,那就最好永远不要去那个地方。看起来有点不可思议甚至不合逻辑,但是有时候抵抗干扰的最好办法也许就是永远远离他们。出淤泥而不染固然可贵,但是从源头抛开这些羁绊也许会更简单轻松一些。也许这也是有些隐士宁愿艰苦也要选择深山的原因吧。
随着作者访王维不遇的行程,书籍也慢慢走到了尾声。阅读也走到了临近结束。刚好也是九月上旬了,再没有八月份的那种燥热,晚上甚至还有一些凉爽的感觉了。想起《庄子》里面的一个小故事:“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相濡以沫,听起来多么感慨多么不容易,可庄子却挥挥手说:以唾沫相互润湿,倒不如相忘于江湖。到此,之前的所有疑问也找到了答案。突然也想起一首诗。
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空谷幽兰读书笔记1000字 第(2)篇
本人是标题党,空谷幽兰这本书很早就收藏了,放在那里一直没有细看,驱使我看完此书也是源于最近火剧《欢乐颂二》赵医生推荐,这是一本关于中国隐士的书,洞人心性,加深了我对禅修更深层的理解。同时佩服这个国外的作者,对中国历史的了解之多学识见识之渊博。
话说隐之于显,终归是一种形式。无论禅隐抑或道隐,都寄托在环境中获取某种心境(静)。
隐士文化向来不是中国文化的主流,“终南捷径”所道出的更是“隐”的微妙意味。至于寻佛问道之隐,又是另说。禅意与道意均指向一种终极意义,佛教的涅槃与道家的飞升,所强调的都是对自我的超脱,而其所用的方法都聚焦内心。这种近乎极致的自我挖掘,似乎很自然的同形式上的与世隔绝相结合,以环境滋养心境。
如此看来,所谓隐士,既有内心之隐,又指是一种生活方式。修佛与修道虽是修心,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心之历练,最艰难之处在于排除环境的干扰。藏之名山的修行之道对于断除杂念,与天地共鸣,无疑有着绝妙的功效。
问题在于,这种隔绝的小世界,虽然很容易的导向空与无的参悟本性,但也很自然的束缚了人的视野,一不留神走向一种偏执,以致于更像是一种迷信。
所以,古来入世后隐的人们,所寻求的多在于一种隐士环境,以此来平和心境。而对于那些修行者,远处看起来仙风道骨,实则是另一个独立世界,当然,有时也是我们烦扰世俗生活的一种寄托。
空谷幽兰读书笔记1000字 第(3)篇
这段旅程以比尔·波特的《禅的行囊》开始,以他的《空谷幽兰》结束。一个美国人,不断行走在中国的土地上,只为寻找纯粹的中国文化,寻找那些游离于主流社会之外的隐者。
列车在崇山峻岭中穿行,看窗外的秦岭山脉在云雾中时隐时现。思绪穿越千万年,那些历代先贤们与我们同在,不断滋养我们的灵魂。

“道德与政治的冲突,是中国隐士存在的基础。”真正的隐者都是一些看透了世事的大能,他们有感于这个世界的污浊,有感于自己力量的不足,决心将自己放逐于山水之间,追寻自我的解脱,然后去“度”这个世界。
所以隐士的出世和入世是相辅相成的关系,都是为了个人的修行和社会的发展。真正的隐士都是一群有大智慧的人,而智将生成慈悲。我们称赞他们,是因为他们仍怀着一颗慈悲之心,怀着对这个世界的大爱。
“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怀着一个纯粹的心,过一种合乎正道的生活,在哪都能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