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印南敦史 本书作者也曾是一位慢读者,如今已成为书评人,每月为近60本书撰写书评,而且阅读体验变得轻松愉快。许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包里放着一本书,想要随时阅读,却发现始终未动。于是,什么时候都能读就成了什么时候都不读。这本书就将帮助你改变阅读理念,制订阅读计划,彻底走出阅读速度慢的窘境。书中阐述的阅读术,与“眼动训练”“快读翻页”等完全不同,而是从阅读理念出发,改变阅读习惯。 快速阅读术在线阅读地址快速阅读术读书笔记及摘抄 第(1)篇
如何快速阅读《快速阅读术》?
本书用少量的语言着重介绍了如何从一页5分钟进化到一年700册的方法。没有概念?提供一个比较:我正常的读书速度是一周一本,按照常量计算,一月4本,一年48本。碰到意外情况,肯定达不到48。所以,700册,是一个海量。作者每年700册,已经这样坚持阅读了10年!
1. 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阅读量?首要原因,作者是书评人,为两家雇主工作。工作要求他每天要为一至两本书写书评。对,读书是他的职业。
2. 如何快速浏览,完成不可能的任务?作者提出了快速浏览的四个流程:
a. 仔细阅读序言和目录。从序言中可以整体把握一本书籍。这本书讲什么的?文体和你胃口吗?你从中能否获得收获?这些大都可以从序言和目录中一窥端倪。
b. 仅读开头和结尾的5行。作者认为,人的大脑具备补充缺漏,自动进行逻辑梳理的功能,比如你看到A和C,你大脑会自动补充B。所以,读某些适合快速阅读的书来说,从开头和结尾的5行,很容易知道作者在中间阐述的是什么。如果不能理解,不能补充,再返回去看一遍就好了。
c. 确定关键词之后再开始阅读。
d. 使用多种阅读速度。不重要的章节可以省略不读,很重要,感兴趣的章节细读、慢读。
除了读书和写书评,作者还有一个副业,即音乐DJ。所以作者提出一个读书理念:让书籍内容像音乐那样从心中“流过”,只要流过,便有意义。作者认为,读书的真正意义并不在于“复制100%”的原文,而是在于“邂逅1%”的收获。
即使我们一字一句读完了整本书,真正记住的又有多少呢?也许,回想起来的时候只有一句特别触动心灵的话。于是,作者提出“一行采集”法。就是说,在阅读的过程中,将打动你心的那一句,那一段摘抄在本本上或者是纸上。然后对这一行采集写出你的评论,三四十字即可。因为是手抄,你不会浪费笔墨,将不必要的文字拷贝下来。因为有评论,加深了你的理解和记忆。邂逅的1%留住于心。
作者指出,在刚刚开始的阶段,不妨给自己定个小目标,比如一天一本书,一周六本,一月25本,一年300本。在看书之前,先做好一周阅读计划,避免因为找书而浪费时间。在哪里找书呢?实体店、图书馆、二手书店都可以利用。与我本人来说,微信读书就是个好的选择。如果你是纸书的忠实粉丝,作者还提供了一些整理书籍的方法。
最后作者指出,读书不是任务,和听音乐一样,它是享受生活的一部分。愿你每每翻看一本新书的时候,都是那样的迫不及待。
快速阅读术读书笔记及摘抄 第(2)篇
大家好,我就是那个微信读书囤了1200+本的小诗,小诗并不是我的真名,而是某一位不知名的作家胖友给我取的昵称,因为我的真名是一首诗[捂脸]之前我曾经跟胖友抱怨过书太多读不完,不过在读了本书之后,我感觉自己还可以抢救一下。。废话不多说,以下是本书的干货整理。本书主要提出了一个新理念:流水阅读法,即让阅读的内容流进脑海,同时在头脑之外的地方进行记录,这和传统的存储式阅读完全不同。具体操作方法如下:n1. 仔细阅读序言和目录。2. 仅读开头和结尾的5行。3. 确定了关键词之后再阅读。4. 使用多种阅读节奏阅读。在具体实施的时候,可以采取呼吸式阅读,即边读边写,具体表现为:n1.一行采集,即仅摘取最具魅力的片断。2. 一行精华,即采撷最精彩的一行n3.一行评论,回味重要段落。4. 自我评定读书足迹。此外,要想读更多的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n1. 必须找出一天,策划一周必读书,制订一周阅读计划,一日一本。余下的这一天,便是自由日。你可以把它设定为非读书日,也可以用来仔细品读自己喜欢的书籍,不必顾虑时间。2. 打破兴趣壁垒,增加喜欢的书籍。3. 获取书籍的来源要不拘一格,除了新媒体,图书馆,二手书店,畅销书店也都是不错的来源。按照我正常的速度,本书至少要2.5-3.5小时,按照流水阅读法,55分钟读完全书,私以为比之前更有效率。
快速阅读术读书笔记及摘抄 第(3)篇
世界上任何道理,都不可能涵盖所有事物的范畴,这本书也是一样。要想通过这一本书,就掌握了所有书籍的快速阅读术,可以说是不可能的。本书我认为应该是针对一些小的短篇或者中篇的读物,也是现在“快餐文化”下的产物。要是读一篇名著或者长篇小说之类的,我感觉无论如何也不会达到一年700本的。里面讲到了很多加快阅读的方法,还是有助于加快阅读的。
不过,所有的这些,也都是作者实践后的感知,“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要找到快速阅读的方法,还是需要大量的阅读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技巧。
本书最后几篇的一个观点触动了我,“我们阅读的目的,仅仅是聚焦到能达成什么样的效果,得到如何的知识积累”等,这是我们常人的思维,本没有错,但是过于追求效果,就会让我们丧失阅读本身的乐趣。不是说我们读了多少书就变得高雅,而是我们在时刻阅读的这个状态本身,就是个及其雅致的存在。“结果论”,“过程论”,是寓于世间方方面面的争论焦点,我们要适时的运用这两种论述观点来为自己服务。如若这么做了,人生还缘何不快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