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皇武则天当政的时候,有一个读书人,跟随御史出使新罗国。
没想到,船队遇上大风,大船翻了,读书人爬上一艘小艇,被吹刮到一个遥远的国度。那里的人相貌清奇,无论男女,下颌都长着长长的胡须。
读书人上了岸,问他遇到的第一个人:“这是什么地方?你们是什么人?”
那个人告诉他:“这里呢,是扶桑洲。我们呢,是长须国的国民。”
读书人安顿下来,在长须国游山玩水,拜访当地的贵族和官员,当地人听说他是大唐的读书人,都十分敬重,以隆重的禮节接待他。
一天,国王派来十乘车马,把读书人迎进皇宫,恭恭敬敬地问他:“中华上士,你认为,治国的第一要义是什么?”
读书人说:“治国的第一要义么?是‘风。”
“什么是‘风?”
“‘风么?便是礼教,便是风俗。难道您没有听过这首歌谣吗:‘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
国王十分佩服,即刻任命读书人为司风长,专职管理长须国的风俗与礼仪。
读书人走马上任,短短三个月,就把长须国管理得尊卑有序、井井有条。
国王龙颜大悦,重重地赏赐了他,还把长公主红霞许配给他。
就这样,读书人成了长须国的驸马爷。他与王公贵族为伍,吃上了美味佳肴,穿上了华衣美服,出行乘坐高车大马。这么一来,他的日子说得上顺心如意了。不过呢,有一件事让他很难过,仿佛一根鱼骨梗在喉咙里。
是什么事呢?原来,他的妻子红霞公主虽说花容月貌,下颌上却也长着几根坚硬的长须。读书人每天盯着那几根长须很不高兴:“唉,母鸡怎么能司晨呢?女人怎么能长须呢?这事儿,违背了圣贤之道啊!”
他向国王提议:“大唐的女人都不长胡须,不如咱们定个规矩,强制长须国的女人把长须剃去,怎么样?”
国王坚决不同意:“那怎么行?将近一半人失去长须,我这长须国还能叫长须国吗?”
没办法,改变不了,只能接受。时间一长,读书人慢慢觉得,红霞公主的长须越看越顺眼,甚至有一种另类的风韵。
读书人安居乐业,在长须国生活了十二年,有了两个女儿、一个儿子。他的子女都长着长须,两个女儿跟红霞公主一样,以自己长有长须而骄傲,每天清晨,都往长须上涂抹胭脂。
一天清晨,国王突然焦虑不安,仿佛进了汤锅似的,一会儿翻腾跳跃,一会儿泪落如雨。突然,他跪倒在读书人面前,哀求他:“长须国大祸临头了!驸马爷,只有你能救我们了!你到龙宫去,面见海龙王,求他放过我们吧!”
读书人吓了一跳,赶紧应允:“国君言重了。多年来我深受国恩,只要能救长须国,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国王马上准备了一艘红船,亲自送读书人上船,叮嘱他:“面见海龙王时,你要说:东海第三海汊第七海岛长须国有难,请海龙王高抬贵手,放过我们。记住,是东海第三海汊第七海岛——我们国家小,务必一再强调。”
说完,国王一家人哭哭啼啼地跟读书人道别了。
读书人上了船,第二天,到了龙宫。那龙宫华丽庄严,地面上铺满了宝石和珍珠。读书人一步一步登上玉阶,拜见海龙王。
海龙王说:“大唐的使者,你来到我们深海龙国,有什么指教吗?”
“东海第三海汊第七海岛长须国有难,请海龙王放过他们。”
海龙王立即派人寻查这个国家。
可是呢,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
读书人想起国王的愁容和泪眼,再次哀求海龙王:“是东海第三海汊第七海岛的长须国。长须国小国寡民,请海龙王务必放过他们。”
海龙王派出十二位文官,让他们火速彻查。
吃过午饭,一位文官回来禀报:“东海第三海汊第七海岛第二十一座礁石底下,确有一窝龙虾。它们本应成为龙王爷明日的口粮,厨师已经把它们全数捕捉回来,放入食槽养起来了。”
海龙王不由得哈哈大笑:“大唐的使者啊,你被虾精迷惑了。你所说的长须国,不过是个虾窝。”
读书人想起自己的妻子和儿女,泪水止不住一行行滴落在脚下。
海龙王怜悯他,就把那窝龙虾全放了,又派了两位龙宫使者,护送读书人回大唐。
读书人穿越波涛,回到登州。他上了岸,抖去身上的海草与浪珠,回头看那两位使者,竟然是两条巨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