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书法思考网,注册用户可以投稿!

亲爱的安德烈:龙应台“人生三书”之二读书赏析 读后感(3)篇

作者:龙应台 龙应台离开欧洲的时候,安德烈14岁。当她卸任台北市政府的工作(马英九市长亲自前往德国邀任的首任文化局长,任期内推动本土文化、树木保护等措施),重新有时间陪家人过日子的时候,安德烈已是1米84高的18岁青年大学生,有了驾照,可以进出酒吧,脸上线条棱角分明,眼神宁静深沉,透着一种独立的距离,手里拿着红酒杯,坐在桌子的那一端,有一点“冷”地看着自己的妈妈。他们是两代人,年龄相差30多岁;他们也是两国人,中间横着东西文化。失去了小男孩安安没有关系,但龙应台无论如何要认识成熟的高校青年安德烈! 亲爱的安德烈:龙应台“人生三书”之二在线阅读地址亲爱的安德烈:龙应台“人生三书”之二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1)篇

亲爱的安德烈。亲爱的,安德烈。亲爱的,孩子。阅读完毕,与其说它是书信的集合,不如说是无数母子间梦寐已久的亲子关系模式。于我,这是阅读龙应台的第二本书。第一本是,孩子,你慢慢来。我接下来想看她的第三本书,目送。第一本,讲述的是孩子珍贵的童年生活,通篇充盈着快要溢出的母爱。这一本,主要是和19-21岁的长子安德烈的书信交流与沟通。安德烈14岁时,妈妈离开他到台北任职,恍惚之间四年多过去,儿子已经是19岁的大小伙子了。而暑期见到这个19岁小伙子,他似乎与母亲没有什么互动,总是低头玩自己的手机,或者是两人一片无声的沉默。这种尴尬的亲子关系,是不是像极了我们身边的绝大多数儿童或青少年,甚至成人?我们与父母之间好像被什么所阻隔,虽然我们都知道我们很爱对方,可是,我们却并不了解对方,我们是熟悉的陌生人!n想想不是吗?很多父母都会把我们当幼儿一样对待,觉得管你吃饱了喝足了就够了;无数父母都不知道与孩子积极沟通,了解孩子的心思与想法,并分享他们的体会与感受;大多父母喜欢把他们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子女身上,等到应该放手时不愿意放开,孩子必须独立时又责怪孩子连走路都不会。就如作者所说,爱,不等于喜欢,爱,不等于认识。爱,其实是很多不喜欢、不认识、不沟通的借口。的确,如今,更多亲子关系都进入到了如此的怪圈之中:我们是最亲的家人,我们都知道我们之间的爱无可取代,但是心却渐行渐远。看了安德烈和龙应台的通信,我真的好羡慕有这样一位母亲,她博学笃行,充满了人文关怀精神。最重要的是,她努力寻找与孩子的连接,真正和孩子在同一个精神世界里交谈,无拘无束,如朋友一般。在她的带领下,能感受到孩子也愿意积极思考,主动倾诉自己的心情和想法。在不断的思想的火花的碰撞中,他们更加理解彼此,更加坦诚相待。龙应台也有两位非常聪慧的儿子。长子叫安德烈,他积极上进,独立自强,也知道如何享受生活。次子叫飞利普,虽然他的书信只有一两篇,但文字里都充满了自己独立个性的思考,15岁的少年,已然有了自己的主见。通过书信,他们的灵魂,相互交融。长子安德烈也说道,起初答应母亲写信只是图好玩罢了,但是坚持了3年后才猛然发现,他已经于无形之中,与母亲,再一次有了连接。我想,这种亲子沟通方式真是一股浓浓的暖流,在我心里流淌。我渴望有这样的一段关系,这样一段时光,和自己的父母真正连接起来。可是,这已经是遥远的梦了,因为原生家庭已经无力改变了。我只能陶醉在,他们的书信中。我可以做的是,积极行动起来,为现有的家庭做些事情,让我们的心再近一点点。我真希望自己在育儿的道路上,能够懂得让孩子慢慢来,又可以知道何时要松开她的手,再目送她远行。这需要何等的智慧啊!n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慢慢修炼吧!

亲爱的安德烈:龙应台“人生三书”之二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2)篇

大概是我没有这种和父母平静聊天的经历,从天南海北聊到芝麻琐碎,从几代人的价值观聊到未来,我可能是没有这种能力的,我不懂的怎样同最亲近的人相处,我与母亲的相处模式大多是沉默与遵从,所以我是很羡慕的吧,很羡慕趴在母亲膝头温言软语,很想要融入彼此的世界与生活。但是爱也有很多表达方式,我想父亲与母亲比我想象中更爱我,当然,我也比想象中更在乎他们。我曾执着于改变我与父母的关系,想要一起谈笑风生,但是每个家庭不同,或许也不可强求,这种沉默的表达方式已经持续了几代人,现在改起来未免为难了彼此,也许现在就很好,现在总觉得最大的孝顺是顺着老人家的意思,彼此明白彼此懂得就好了。

但我依然很喜欢这本书,我喜欢这种母子的方式,也喜欢她们关于各种价值观的讨论。时而温馨,时而一本正经,有母子之间的温情,也有据理力争的辩论,彼此平等,才是更好的了解彼此的最好姿态。

我看到母亲执着于走进孩子世界的努力,也看到孩子打开大门的欢迎,彼此不抗拒,一起努力,才能有如此吧。

亲爱的安德烈:龙应台“人生三书”之二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3)篇

真的很感叹,两个时代的人可以以书信的方式交流,而且还交流得如此毫无顾忌,畅所欲言。两代人的代沟,不单是文化上,行为上,更大的当然是思维上。每个时代都有他独特的文化,没有那种是百分百错误的,也没有那种是百分百正确的。上个时代的人,普遍存在一种思想,就是勤奋,一味的工作,只为了他们的下一代能有一个好的环境,却往往忽视了自己,没有说对,也没有说错,而我们这一代人,普遍都是及时行乐,钱没了可以再赚,趁年轻,多出去见识这个世界。我一直坚信,人一生,能做决定的一定是自己,一个没有思想的人,不要妄想他会做出什么大事,就连小事也会一塌涂地。还有一点就是,沟通与理解,父母的叮嘱不一定没道理,孩子的见解不一定不能采用,试着去沟通去理解,相信你会觉得,原来我的父母也不是这么唠叨,原来我的孩子也不是那么一无是处。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丨如未注明 , 均为原创|如侵权,联系删除丨本网站采用BY-NC-SA协议进行授权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亲爱的安德烈:龙应台“人生三书”之二读书赏析 读后感(3)篇
喜欢 (0)

您必须 登录 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