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书法思考网,注册用户可以投稿!

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 读后感(3)篇

作者:乔斯坦·贾德 本书以小说的形式,通过一名哲学导师向一个叫苏菲的女孩传授哲学知识的经过,揭示了西方哲学发展的历程。由前苏格拉底时代到萨特,以及亚里士多德、笛卡儿、黑格尔等人的思想都通过作者生动的笔触跃然纸上,并配以当时的历史背景加以解释,引人入胜。评论家认为,对于那些从未读过哲学课程的人而言,此书是最为合适的入门书,而对于那些以往读过一些哲学而已忘得一干二净的人士,也可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14岁的少女苏菲不断接到一些极不寻常的来信,世界像谜团一般在她眼前展开。在一位神秘导师的指引下,苏菲开始思索,她运用少女天生的悟性与后天知识,企图解开这些谜团。然而,事实真相远比她所想的更怪异、更离奇…… 苏菲的世界在线阅读地址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 读后感 第(1)篇

读《苏菲的世界》有感

               ——我们都欠一个哲学思考的过程

看完本书,有人评价说:“哦!这原来是一本给小孩儿看的哲学教科书哇!”

挪威作家乔斯坦·贾德在书中描绘了两个世界,书中主要人物是现实世界里的少校爸爸和女儿席德,另一个是少校爸爸意识世界里的哲学老师和他的学生苏菲。

书中的少校爸爸觉得要给快过十五岁生日的女儿席德(成人礼)一个大礼物!所以自己写了一本名叫《苏菲的世界》的书,借助这本书大致介绍了西方哲学发展的历史——从西方神话和苏格拉底一直讲到萨特的存在主义和我们当今这个时代。

伴随着这本书的阅读,我本人和苏菲都上完了这门西方哲学史课,这其中我本人最感兴趣的哲学家理论要属近代点的康德和弗洛伊德。

纵然乔斯坦·贾德多么会写书,多么会介绍,他本人学的就是哲学专业,又当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大学哲学老师。可我到现在也搞不清柏拉图学派和新柏拉图学派有什么本质区别,又或是忘了笛卡尔和斯宾诺莎到底说了些什么。没关系,这都不是重点,我不会因此而感到焦虑——妈呀!看完一本书,我怎么什么也没记住?脑子一片空白,真是枉费时间白读这本书了。

其实,阅读不应该是一件功利性或目的性很强的事情,它的出发点应该很简单——就是出于一种求知产生的好奇心,最后演变成一种读书欲。所以有读书欲或读书欲很强的人的人如果没有适当的泄欲性行为,则常会为一种三日不读书便觉得面目可憎的糟糕体验而所困。

回到《苏菲的世界》这本书,它的内容涉及到太多的哲学家和哲学理论,希腊三贤、第欧根尼、洛克、黑格尔等大名是众所周知,但仅一个我感兴趣的弗洛伊德的“三我理论”便很难琢磨透了。

作者之所以扼要地介绍了西方哲学史,一来是不可能也不能说透,二则作者传达的理念也不是推广真正的哲学,提醒我们好好学学哲学吧,能成为一个哲学家哦。

作者在第三十二章曾这么阐述道,“因为,借着提出这些问题,我们才知道自己活着。当人们追寻这些根本问题的答案时,他们总是会发现许多其他问题因此而有了清楚明确的解决方法。科学、研究和科技都是我们哲学思考的副产品。我们最后之所以能登陆月球难道不是因为我们对于生命的好奇吗?”

而这个道理我在第二十五章作者介绍康德的思想时就深有同感,我划下康德关于因果律的一段论述,然后做了如下笔记——这本书最终的目的并不是要让席德或者苏菲多么了解西方哲学史,然后好好学哲学,兴许成长为一个哲学大家。而是让快要成年的人找回或保持那份儿时对世界的好奇心,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哲学家。他们对这个世界有十万个为什么,会提出稀奇古怪的问题。正是这种好奇心让人产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种对某一问题或现象充满兴趣的禀赋会让人不停地去探索和发现,最后终会有所成就,至少不来这世上走一大遭。

好了,话不多说,感兴趣的朋友快去看一看啦。这并不是一本只给快要成年的小孩子看的西方哲学史教科书,就如同法国飞行员埃克苏佩里在他的代表作《小王子》的扉页写的那么一句话,这是一本写给大人看的童话书。

如果《苏菲的世界》这本书的扉页也写上三两句话什么的,我想应该有这么一句——送给那些旷课的大人,你们曾经也是苏菲和席德,我们都欠一个哲学思考的过程。

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 读后感 第(2)篇

虽是本简短介绍西方哲学发展历程的书,从古希腊到中世纪,文艺复兴,巴洛克时期,启蒙运动,浪漫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也许曾听说过泰勒斯,希腊三贤,赫拉克利特,德谟克里特斯,普斯汀,斯宾诺莎,笛卡尔,莱布尼兹,洛克,贝克莱,休谟,康德,黑格尔,谢林,祁克果,达尔文,马克思,弗洛伊德,尼采,萨特等等。直到读完了整本书才算是把之前所了解的零散知识简单的衔接到了一起,乔斯坦贾德的苏菲的世界虽是一本哲学启蒙入门的书,人人能读,即使学过哲学的还能有温故的作用,相比之下虽没有罗素西方哲学史那么令人震撼。但也加深巩固自己对哲学发展历程的了解,接触了很多被认为错误的、荒谬的诡辩的理论。亲爱的苏菲,我不希望你长大之后成为一个把世界的所有都是理所当然的人,扎疼了某些读者的心,在我们成长过程中我们似乎丧失了对世界的好奇心,减弱甚至失去提出质疑的能力。很多时候我们看书也是一味的去追求某种认同感,却未去考虑过背后深层次的原因。认为自己一无所知,注重背后的本质与现象之间的联系,不拘束表面的现象,有好奇心敢于为之探索,我想这是哲学家与我们的最大区别。

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 读后感 第(3)篇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这本书我看了这么长时间,断断续续的笔记也写了很多张,对于一本入门的哲学启蒙教育还是蛮不错的,全书其实是在借书讲哲学史,但是穿插了一个15岁女孩的生活,前面一直让人觉得奇怪的少校的来信,最后竟然可以脑洞大开的写成苏菲他们一直活在一本书里面,最后通过种种方法逃出了那本书,而少校和席德仿佛在他们的书里一样。脑洞还是比较大的,读最后一章宇宙的时候,真的感受到了宇宙的浩瀚无垠和人类的渺小,哪怕现在我们身上的阳光,都是八光分之前的,而我们那些望远镜看到的也可能是几万光年前的宇宙,这么说我们也是见证了历史的,生命的偶然与喜悦,其间的痛苦挣扎都变成了幸运。

拜倒在很多哲学家的思想之下,但是最喜欢的还是近代的萨特和他的存在主义。

同样是哲学入门书籍,还是会更喜欢林欣浩的《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那本书写得更有趣一些,但是两本书都容易把理论和相应的哲学家弄混,可以试着挑几个哲学家的原著来读读了。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丨如未注明 , 均为原创|如侵权,联系删除丨本网站采用BY-NC-SA协议进行授权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 读后感(3)篇
喜欢 (0)

您必须 登录 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