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书法思考网,注册用户可以投稿!

《第七天(2018版)》读后感_1500字

读后感 清尊素影 4年前 (2019-09-16) 14次浏览 0个评论 举报/投诉

《第七天(2018版)》读后感1500字

简单的概括一下《第七天》吧!这本书写了两样东西—“我”死后的非现实世界和非现实世界里令人绝望的现实。
“这是写《活着》那本书的作者余华写的书吗?”“这是写《许三观卖血记》的那个余华写的书吗?”
看了《第七天》里“第一天”的内容后,脑子里全都在大嚷“完了!上了余华的当了!”
书中的余华用“我”这个死后无法被安葬的灵魂的见闻来表示对现实的失望,我呢,在脑子里回想着观看《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时泪流满面的丑态来表示对余华的失望。
凡是看过《活着》的人没有不流泪的,像我这样感性的人更是被余华玩弄于股掌之中,上课的时候头就埋在被擦眼泪鼻涕的纸巾摆的满满的桌子底下偷看,一口气读完后,硬顶着两个血红血红的兔子眼上的课,给上课老师整整的是一愣一愣的。这也就是为什么说我失望的原因,哀叹一声“余华老师大不如从前啦!”
不仅是我想这么说,我在豆瓣上也看了评论,一片唏嘘。xxx说:“《第七天》似乎又走上了另一个极端…作者显然企图借力于典型热门的社会事件…来塑造底层受害者形象”xx说:“我怀念那时候在被窝里一口气读完《活着》的感觉”xxx说:“余华费尽心机摆出看似冷酷实则不堪一击的叙述造型,可惜所产出的故事桥段终圉于都市剧本与火车杂志之中,陈旧的修辞,堆砌生硬的社会新闻,特稿记者的愚钝嗅觉,三流舞台剧的台词对白,像一条难以下咽的长微博,说是全盘溃败不会过吧”,更有说的让人抿嘴一笑的调侃,“余华老师没少看社会新闻啊”。
《第七天》故事的开篇是一个死去的人,去殡仪馆等待火花,寻求“我是谁”和“我怎么死的”这两个问题的答案。作者通过接下来的各种游魂、现实场景的回忆、半路形形色色鬼魂骷髅的对话中抽丝剥茧去解答了。而串联起主线故事的各类副线故事是让读者纷纷称作为烂大街的社会新闻—强拆导致夫妻双双死亡、把死婴扔进臭水河的医疗黑幕、地下室群住的“鼠族”、男妓袭警、割肾买手机等等。全文内容上充斥着金钱权利的奢华和贫穷低等的悲哀,笔风没有余华之前写父辈们遥远的贫穷和无望时的温柔了,写我辈当下时用尽了冷酷。可这就是血淋淋的现实啊!这就是光怪陆离的中国社会正在发生的事啊!
看了那多人反余华的评论,我到有些不能自持了,这本书余华写了七年,难道就这么逊色吗?难道对于读者没有一丝丝的震撼吗?我有些不明白,我有些思考,是余华的问题?还是我的问题?还是我们的问题呢?
这本书内容描画上极致的荒诞,荒诞到带有一丝现实的影子,可是我们并不苟同。在微博微信上隔几天就能刷出来的骇人听闻的事件膨胀式的出现在我们眼前,我们日渐的习惯与麻木,高官腐败问题、医疗假药问题、扫黄禁毒问题、人民贫穷问题等等。所以当余华把一些苦难悲剧写成本来就足够荒诞的情节时,在日益麻木的群众心里,早就已经不算荒诞了。我们接受了现实并且不屑一顾。
我们把可读性作为评判一篇文章的第一标准,把流泪与感动作为好文章的象征。就这样,我们认定《第七天》是余华作品的倒退。
仔细反思,我现在不认为是余华倒退了,而是读者们已经不认为还有什么可以算是猎奇的了。
书中的余华用“我”这个死后无法被安葬的灵魂的见闻来表示对现实的失望,我呢,现在在对作品的反思中表示对自己的失望。
《第七天》最后一段写到:“他惊讶地向我转过身来,疑惑的表情似乎是在向我询问。我对他说,走过去吧,那里树叶会向你招手,石头会向你微笑,河水会向你问候。那里没有贫贱也没有富贵,没有悲伤也没有疼痛,没有仇也没有恨,那里人人死而平等。他问:那是什么地方? 我说:死无葬生之地”
这一段现在读来到有些细思极恐,在现实中寻求不到的正义与温暖,死后只能在“死无葬生之地”处寻求了,这是多么大的悲哀啊!不知道读完了这本书的你,是否也心痛,心酸呢?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丨如未注明 , 均为原创|如侵权,联系删除丨本网站采用BY-NC-SA协议进行授权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第七天(2018版)》读后感_1500字
喜欢 (0)

您必须 登录 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