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书法思考网,注册用户可以投稿!

《父与子》读后感_1700字

读后感 清尊素影 4年前 (2019-08-18) 7次浏览 0个评论 举报/投诉

《父与子》读后感1700字

我是一个缺少耐心的人,而且对文字的敏感大于图画,所以,这本纯方格的老式漫画,因为各种原因,我打开了几次都没看完。

所幸这次看完了。

配合此时的心境。

写一篇可能跑题的书评。

一、书评在先

这本漫画很棒,每一幅作品,都充满了生活的智慧与幽默,而且隐隐中,还藏有一种从容与豁达,把人与人之间朴实纯真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非常喜欢。

另外,因为看这本书太晚。所以看的每一页,都注释了书友的很多评论,看了不少,也想了不少,不过没空写,所以只能先在心里堆积如山。而与此同时,在这种堆积如山之下,我心中的另一种感慨也开始越来越甚。

五味杂陈,不吐不快。

二、开始跑题

1、

最近写的公开想法渐渐少了,私密想法渐渐增多了。每次写前,也开始越来越谨慎于措辞了,怕表达有误,怕言语过激,怕理论漏洞。

我感觉人都会到这一个阶段。知道越多的同时,越明白自己的局限,经历多了,也越来越谦虚。因为你会明白,有些事情是无论如何也没有唯一答案的,争论,只是知识的一种无力碰撞,也是错误的用法。知识真正的用法是求知,是求智慧,是大醒悟,大解脱。而不是在一件鸡毛蒜皮的小事上,扯到宇宙的成住坏空。那没用,也太累。还不如直接捋上袖子打一架。

2、

我是做编辑的。第一次收稿,就有人跟我说,文章只要涉及宗教,政治等敏感因素的,直接拒收。

为什么。因为这后面涉及的东西太多了。能做文章的地方也太多了,而且一旦沾上事,无论你如何解释,都只能越陷越深。所以,唯一的做法就是不碰。

3、

两百多年前喝过水的人都死了,所以水是世界上最毒的东西。

看过一个幸存者偏差:幸存者偏差,另译为“生存者偏差”或“存活者偏差”,是一种常见的逻辑谬误。指的是只能看到经过某种筛选而产生的结果,而没有意识到筛选的过程,因此忽略了被筛选掉的关键信息。

比如很多人在说,谁谁谁当初没好好上学如今照样挣大钱,而好多用功读书的人,毕业后反而不如那些没好好学习的人混得好。然后因为这样的例子,得出“上学没有用处”,“读书无用”的结论。事实是这样吗?肯定不是,那为什么还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呢?很简单,因为数据是沉默的,对比的方式错误,得出的结果当然也错误。

再比如,一只猫学者收集数据说,从楼上摔下,可能摔死的几率是有一个区间的,比如三楼到十楼的高度,猫可能摔死。(这是幸存的猫说的)那么结论出来了,猫从三楼以下,十楼以上落下都不会死。为什么,因为死猫不会说话。

三、人类的本质是复读机

1、

看到韩寒说的一段话:杂文这东西,无论起初三观多正,写着写着,会发现自己容易变成一个鸡贼的人,往往情不自禁想怎么样煽动更多人的情绪,当我发现自己有这方面倾向的时候,就反思和停止了。

也是因为这段话,开始反思。越反思越发现自身和世界的污秽,所以不得不写些文字来摸索一下内心。

很奇怪。大多数时候,我的文字都比我本人厉害。我想不到的东西,借助于层层摞起的文字,反而能够触碰到,我体会不到的心情,借助于文字的绵延深邃,反而能够挖掘。

2、

我除了看书,也刷新闻,每次看到热点下面一堆的互撕评论,就感觉到螺旋状的清奇。有人说这个对,有人说那个对,有人说这个对的不对,有人说那个对的才对,有人说理智第一、大家别激动,还有人说这样的人渣死了才好、浪费空气,有人说网上已经人肉出来了主人公、叫XXX,还有人说他这样没错、你们才是道德绑架。然后各自评论下面一堆后援,开始互掐。

(当然,这篇稿子很可能只是无良小编为了流量虚拟的剧情。)

所以你看。争论多无聊,又浪费感情。

四、鸡汤反转

照例在结局柳暗花明一下。

在我来看,文字对我的作用,仅仅只是一种不错的表达方式,我可能无意识的陷入过某种污秽剧情,但我本身期望的,肯定是借助文字触摸自己的本心。当然,在摸的同时,我肯定会一层层剥开自己,而在这种过程中,谁如果伸手过来摸一下,我肯定不会介意就是。

不过,千万不要想着改变别人的思维。你是你,我是我,大家是大家,咱们互相学习,互相进步,需要的仅仅是隔空互相抱拳,而不是生离死别的互掐。

保持初心。保持单纯。保持从容。保持本意。这个世界污秽很多,但心若不动,则风树皆不动。做好自己,就是每个人能够怀有的,最温柔的善意。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丨如未注明 , 均为原创|如侵权,联系删除丨本网站采用BY-NC-SA协议进行授权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父与子》读后感_1700字
喜欢 (0)

您必须 登录 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