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瑜 在读者眼中有两个刘瑜,作为文艺女青年的刘瑜,和作为公共知识分子的刘瑜。本书记录的是她2005-2009年左右生活里的点点滴滴,她把民主和市井生活、酱醋油盐联系起来。被她“审视”的东西杂七杂八,有街上的疯老头,有同宿舍的室友,有爱情、电影和书,大到制度,小到老鼠。她觉得,“没有无聊的人生,只有无聊的人生态度。” 她作为独立个体,借助文字,传递出一种浩荡的力量。这种力量,一方面呈现于公共生活中,一方面则体现在她追索爱与自由的过程中,在灵魂层面的负重上。正如她书中一篇文章的标题,一个人要像一支队伍。 送你一颗子弹在线阅读地址送你一颗子弹读后感 读书笔记 第(1)篇
从昨天下午开始读刘瑜的书,寥寥几段已经深深击中心底,有种爱不释手的感觉,晚上回来一不小心一口气读了一个多小时。刘瑜,清华大学政治学系教授,美国哥伦比亚,哈佛大学政治学高材生,著有《民主的细节》一书,在国内很畅销,第一次听说刘瑜的名字也是来自这本书。以前总觉得政治离自己很遥远,政治就是新闻联播,国家领导人会见什么人……对政治的接触还停留在大一上学期读政治学概论,那个时候完全不懂政治更没有用心去真的理解什么是政治。刘瑜的文字,可以把政治和日常生活的规则秩序权利结合起来,让政治更通俗易懂和接地气,政治不是高大上的,不只是属于国家领导和政客们,属于每一个人,每一个处于集体中的自由,处于个人主体之上的自由意志选择,一个人也有一个人的政治。每个人都生活在政治中,对于民主,自由的追求和探索是人的天性,但是集体主义,不同的文化属性限制了人的想象和行动。“他人即地狱”,不同文化属性下的人,有着太多种面孔,你可能无法理解,但可以试着接纳这种存在,而不是一刀切集体式的阉割消除。国家,这种集体主义的产物,来自于人类主动的创造,这个庞然大物,可以带给人安全感,也有可能夺去一切,人总是在不停地做选择,放弃一部分,获取一部分,最终实现一种自己心理上的均衡……多去反思一下自己的生活,有没有被集体式地压迫做选择,也许你比你自己想象的可以更自由。想象一下,弗兰克在纳粹集中营的摧残之下,还可以保留自己仅剩的一点思想自由!在思想的天空驰骋,是可以没有边界的,但是可能你需要一颗子弹来打破已有的,可能是别人给你画好的边界。[呲牙],刘瑜的值得读。
送你一颗子弹读后感 读书笔记 第(2)篇
让我想想该怎么来评价这本书。几个小时,像百米赛跑冲刺的方式读完这本书后,我脑子里搅的像超市里现磨现卖的麻汁一样粘稠。
几个小时里,刘瑜这位哈佛剑桥清华女博士在耳边唠唠叨叨她生活中的琐碎之事,她的小脾气,她的情爱观,她看的电影,她听的歌,她看的广告,杂七杂八的这些琐事无一不凸显了她的小资情结,她的女人的傲娇,她的女博士的孤独,她对自己思想的自我赞许。
这类作品应该归到小品文,或者说随笔一类的吧,适合休闲时候来读。读起来行云流水,字里行间闪烁着这位女博士独有的气质与智慧。她的气质与智慧表现在对她的专业人类与社会关系的见解上,也表现在对小事的偏执而又能自我说服的能力上。
好吧,或许对女博士的印象太过刻板,觉得所有女博士应该戴副眼镜,毫无生机,晦涩深奥,一本正经。而刘瑜,让我摆脱了对女博士的老旧印象。在读她的文字时,仿佛时刻要蹦出来个鲜活饱满的人儿。有时候,说着俏皮话,用带点蔑视的眼光把她的博学多思传授给你,有时候又真诚的把自己剖析开来,在她允许的范围内,把自己展现给你。
嗯,怎么评价呢,任性,对,就是这个词儿!看,我就是这种观点,我就是这种人!这种秉性有多少人喜欢喜爱赞赏羡慕祁望。但是我说不上喜欢不喜欢,只是想尽快地,越快越好的把这本书读完。
送你一颗子弹读后感 读书笔记 第(3)篇
被书名吸引的一本女博士讲话 原以为主要是刘瑜的一本学术论证讲话 但其实是身边趣事的合集和把大道理变成开玩笑方式的接地气小散集
每一个活着的事物都有义务去养活自己 其实刘瑜把在美国的生活 活生生的刻画出来 其实她孤独 但是她好在自由 和明白了生活的美好意义 孤独不可怕 可怕的是孤独之后 对生活失去信心后行尸走肉的态度和对未来没有美好期盼的活着 但是刘瑜她果敢 自由 她不觉得生活难处有什么是非得过不去的 被她的生活态度吸引 真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