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书法思考网,注册用户可以投稿!

菊与刀读后感1000字(3)篇

读后感 清尊素影 4年前 (2019-01-25) 14次浏览 0个评论 举报/投诉

作者:鲁思·本尼迪克特 读《菊与刀》,可以让你全面精确地了解日本和日本人一些奇怪的行为。为什么日本的明治维新会取得成功?日本人为什么要发动战争?他们是如何在战后迅速崛起的?日本人为何彬彬有礼而又倨傲蛮横?为何严谨恭顺而又放荡恣肆?为何顽固守旧而又勇于改革?他们为何既可以为天皇和国家剖腹又为何迅速停止抵抗成了美国的小弟?读《菊与刀》,还可以让你从另一个角度了解中国和我们自己。无论怎么说,日本文化曾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日本人对于传统的感情和态度与同样处于新旧、东西、文化冲突的中国人有着相似的情绪,而日本人是如何对待他们的传统的?他们坚决捍卫的是什么?毫无顾忌地抛弃的又是什么?他们接受西方的是什么? 菊与刀在线阅读地址菊与刀读后感1000字 第(1)篇

这本书是作者写于1946年的,在美国、日本都引起了强烈反响,说明其观点看法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认同。这本书原本就是作为二战时期的战争需要,为了了解日本思想模式,确定对日政策而作的的研究报告,不得不说,美国在这方面确实是令人敬佩的,这种科学而认真的研究精神值得学习,不禁想起了前段时间读的《治理中国》一书,和这本书一起来看,真真令人感慨万千。

这本书的结构不难理解,选取了日本的几个非常显著而特别的点进行了阐述:各安本分(等级制度)、恩情、情义、名誉(自尊)、自我修养、儿童教育……。当然,贯穿其中的内涵则是菊与刀的本质——日本民族的双重性,很容易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

其实很多在作者看来很特别或者不可理解的几个点作为中国人却觉得普通,比如:情义、自我修养、儿童教育,中日这些方面的共通点很多。

各安本分其实就是日本根深蒂固的等级制度,历次改革都没有触及这一方面,尽管现在状况已经大大的改善了,但仍然没有解决根本性的问题。日本人习惯于在一个既定的等级体系上生存,认为每个人每个团体只要有一个自身的地位并能满足其需求就能维持稳定,看着很熟悉,不正是儒家尊卑有序则上下和的改良版吗。印象深刻的一个地方就是日本侵华时不理解为什么中国会有这么激烈的反抗,因为日本人觉得他们已经给了中国一个合理的地位且能帮助其更好的改善生活,为什么中国没法各按本分。这种思维其实不乏道理,如果不是中国的民族主义,世界范围内的大战……想想台湾,想想满洲,真是细思极恐。

说到日本的恩情观念,这应该是日本给外界“有礼貌”印象的根源了吧。但对这块印象深刻的就是日本在中国的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后面还增加了睚眦必报的报仇观念,报恩与报仇是同等地位的,都属于“恩情”的范畴。一个人受了恩就应当报恩,受了侮辱就应当报仇,很有意思的价值观,突然想起了秦时明月里面的王道与侠道,中国像王道,而日本则有些像走侠道路子,仗剑江湖,快意恩仇。

中国也讲究忠孝,但日本的忠孝内涵却有所不同。日本的忠就是死忠,不论对错,不讲究正义与否,所以日本的家庭关系还是很传统,跳槽在日本也很难被接受,靖国神社仍然供奉着战犯,其实都来源于日本的死忠观念;中国的孝是一种祖宗信仰,日本的孝则是实用主义,只对眼前人尽孝而已。

关于情义则没怎么看懂,不太理解何谓“为尽义务而做一些不太愿意做的事情”。按我浅显的理解应该就是常说的“责任”二字吧。

至于名誉自尊则和中国古代非常类似了,用中国士大夫(知识分子)的“士可杀不可辱”来形容再合适不过了,无需美国人叽叽渣渣解释半天了。但是我觉得这也是日本尊严的基石,什么是“骨气”,敢于切腹,至少没几个人有资本去嘲笑吧,包括胖揍过日本的美国。

自我修养与中国的“修身齐家”那套异曲同工,换汤不换药。儿童教育更是稀松平常的那种,只是增加了神国的概念。

总的来看呢,中日之间相通的地方很多,毕竟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但日本确有很不凡很独特的地方,有些东西或许现在的我们觉得有点陌生新奇,但古代中国却再熟悉不过了。日本现代化程度比我们高,但我们有理由说他比我们更传统。

最后呢,就是读完了也没弄明白天皇那档子事……

菊与刀读后感1000字 第(2)篇

读罢此书,好像大致对曾经让我中华民族的人民所痛恨的日本人,有了一些本质上的了解。虽说在阅读的过程中,有很大部分的略看,但也不太过影响自己对该书总体内容的把握和思考。

总概全书,大致以日本人的性情、生活习惯,民族特征、思维方式以及他们的人生信仰等铺设展开,并以人类研究学者的专业角度与眼光进行了论述。

在日本人的生活习惯的介绍与分析中,便可以了解到他们整个民族特性便是一个极大的矛盾体。儿时开放式的童年生活,再到成年期的压制天性而遵守所谓的成人法则,继而压制至老年时期,便又重新释放了自己的天性。在成年期的这种所谓的一系列的来自社会、民族、社会以及家庭的各种规制,便使得日本这个民族一方面对于自我的要求极其苛刻,另一方面在追求享乐时又极度放纵。在这种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两极化的体质中,日本人便成了本书的“菊与刀”了。

其实,在这种矛盾体的影响下,如若能以具体的事物换以其他对待态度,我想日本民族便可以对历史中的一些行为给予负责的态度。

同时,在某些事物的极度认真态度,我国人却可以去寻找这种来源和发展,进而在该部分领域给予相应的努力动力。而这是可以借鉴和学习的。唯有一点,要明白该种特性作用的特殊性,切不可囫囵吞枣,一应俱用。

在谈及日本女子的生活状态,却可以看出她们延及了中国古代女子的地位。其次,日本女子的培养在此之上,更进一步的约束了这种地位的存在。譬如,成年女子的地位一直是低于男子的;妻子的地位是低于婆婆的地位的……诸如此类,基本在成年女性的生活中,完全压抑和剥削了女性原本的天性,甚至于人具有的天性。

日本人的信仰,在二战战败之前,无疑是天皇。而对于这种根深蒂固的、毫无质疑的信仰,原自于日本历史的发展。在这期间,日本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是天皇,实权是将军,而所有恩惠于民众的诏书却是以天皇的名义发布。并且天皇在此之前,是以完全神秘的状态展现在日本民众的面前。而这种实际的好处加之“面纱”的神秘感便使得天皇久而久之形成了日本人心目中的最高信任者,即所谓的信仰。因而在天皇诏令日本国战败时,日本民众是心安理得的。

全书的分析总概是值得我们去思考和学习的,不仅是对日本民族的宏观把握和了解,也对于自己认识人的方式起到了一定的改变作用。这便是观完此书后的些许感悟和思考吧。

菊与刀读后感1000字 第(3)篇

了解到了一些日本皇室与武士道精神方面的知识,诸如人们只有自己具有坚定不移的信仰,才会有不寻常的宽容。看到更多的矛盾集合,日本人生性及其好斗而又非常温和;黩武而又爱美;倨傲自尊而又彬彬有礼;顽梗不化而又柔弱善变;驯服而又不愿受人摆布;忠贞而又易于叛变;勇敢而又怯懦;保守而又十分欢迎新的生活方式。据说这部书多是作者根据资料的推断,不过与我而言收获蛮多的。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丨如未注明 , 均为原创|如侵权,联系删除丨本网站采用BY-NC-SA协议进行授权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菊与刀读后感1000字(3)篇
喜欢 (0)

您必须 登录 才能发表评论!